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工艺特色 > 西乡牛肉干历史渊源

西乡牛肉干历史渊源

发布时间:2016/4/15 15:37:05

西乡牛肉干产地主要分布在西乡县西南方,以回民居住人口较多的私渡河、沙河坎、葛石、贯子山、柳树店、城关各乡镇。据史料和县志记载,伊斯兰教于唐高宗永徽三年(652)传入。约于明初传入西乡县,于县城北后街结庐传教。至神宗万历元年(1573)始创建静宁寺。随着穆斯林(伊斯兰教派)居住区域的扩展,陆续在沙河坎、贯子山、私渡河、柳树店等地修建清真寺。 本县穆斯林主要有两派,一为格底木,亦称老教,是早传入的教派,多分布于农村集镇;另一为伊合瓦尼,称新派,又称尊经派,居住特点为“大分散,小集中”,多分布于城关、沙河一带。清康熙二十一年,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之一卡迪林耶派传入本县,先后在县城西郊建净室寺,仙根寺,鹿龄寺。

牛肉干的历史源远流长,早在《诗经》和《礼记》两部古籍中就有记载。不过古代牛肉干的制作工艺简单。

西乡牛肉干已有数百年的历史,据史料记载,于明朝初期,伊斯兰教传入西乡,随之传入别具风格的民族食品牛肉干。封建社会。回族除个别地主富商之外,大多数生活贫困。城镇回民多以行商走贩为主,尤以经营饮食及屠宰业者多。曾有歌谣曰:“笆笆墙,烂草房;妻卖酱豆,夫宰牛羊;户无隔夜粮,冬夏缺衣裳。”可见当时回民生活之苦状。为了生机,回民开始将牛肉干推向市场。并在古老工艺的基础上,不断改进加工技术,提高工艺,选料讲究,操作严谨,制作精细。至此,西乡清真牛肉干誉满三秦,成为酒宴款待宾客和旅游的方便肴,又是馈赠亲友的珍品。建国后,党的“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”的民族政策,使城镇中的回民从事工商业,生活得到保障。1951年,全县有8个教坊,14座清真寺,15名阿訇。到此,西乡清真牛肉干进入盛节段。

在此过程中,牛肉干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。1958年,“大跃进”中,清真寺多被关闭,牛肉干生产受到严重影响;1962年予以纠正,大部分清真寺得以恢复,牛肉干生产重新走向繁荣;但1966年”文革”开始后,宗教活动再次受到大的冲击,鹿龄寺等部分寺院遭受严重破坏,牛肉干生产几乎完全停产。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拔乱反正,宗教政策得到逐步落实,沙河、文贯、私渡等地的清真寺均恢复了宗教活动之后,西乡清真牛肉干日见繁荣,逐成为地方名产,闻名省内外,并流传民间至今。

.西乡牛肉干自1981年以来,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食品,1983年中商部食品评比中,总分超过部颁标准,作为陕西的传统名特食品,已载入《土特名产辞典》、《土特名产大全》和《秦巴山区土特名产》等书。

上一篇:西乡牛肉干制作工艺流程
下一篇:西乡牛肉干基本特征

相关信息

服务热线:13572876015  电子邮件:Liuyun521_2006@126.com  [单位网站]
地址: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城关镇  [管理入口]  进入杨凌天天农高会网